疫情下,线下流量受阻,再次把”私域流量“推到公众视线。杰克琼斯2月份通过微信小程序商城完成4亿成交;衣邦人也通过微信恢复80%的业务。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思考,该如何更高效地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池。
因而,3月10日(本周二),虎跑·大咖说第一期,邀请到了艾客创始人兼CEO何健星,从“破局点”、“运营线”和“管理”三个方面介绍如何通过“私域流量”助力公司业绩增长。
本期视频直播课兼具理论与实操性,颇受好评,很多学员表示意犹未尽。也正因如此,我们将于3月15日(本周日)上线虎跑·大咖说第二期,推出”私域流量“进阶课 ,聚焦门店流量拉新、运营到付费转化的实操痛点,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在本末占位报名~
以下为第一期大咖说的内容实录节选。
大家晚上好,我是艾客的何健星。
很多人会说,2003年的非典,带火了电商,今年的新冠疫情带火了在线教育。但是因为每个公司的自身复杂程度、现金流、人才等各个方面都不一样,很难有一招万事万灵,公司用了就彻底复活。我今天只是在私域流量这方面,给大家一些比较好的建议。
很多商家会在这次疫情中快速倒下,但也有些商家非常挺拔。杰克琼斯的电商的负责人表示,绫致集团2月份依靠小程序商城带来4亿成交,29号当天营业额超过3000多万。衣邦人在没有广告投放的前提下,于2月份恢复了80%的业务,且大部分都是通过微信私域流量来完成的,他们给公司500多个销售人员配置了工作手机、工作微信,将所有客户都沉淀在私域里面,完成了疫情下的企业自救。
我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些企业的具体做法。
三福时尚在过年的时候就估计,年后门短期内没办法开门,2000多名店长及店员没办法上班。因此公司把2000多个店员的微信人设统一调整,通过头像使用真人照片,让消费者产生信任感等方式,最终使得公司员工的朋友圈以及群秒杀都有了很大提升。
通过这次疫情,许多大牌负责人、高管开始意识到互联网的重要性。但是天天在朋友圈里发广告、产品信息,可能会把人设搞毁掉。因此公司要把私域流量思维贯彻到底,让每一个员工都灌输这样的理念和思维。
三福时尚的案例也告诉大家,流量社区营销要通过一线的销售进行深入,因为他们才是面对终端的消费者的环节,只有他们要有意识,才能够更大地提升效能。
第二个案例是我家附近的水果店,爱果坊。他们的做法首先是扩充品类。水果虽然是一个高频产品,但蔬菜更为刚需,所以爱国坊扩充了品类,整合蔬菜、鸡蛋等刚需产品,给水果店带来了丰富的流量。
其次是以门店为单位,进行粉丝管理。通过优惠、福利、信息等方式,吸引添加店长微信号,成为门店会员,疫情期间,把私域项目启动,通过群接龙的方式做营销,让消费者在群内不停地的自发刷广告,把线下的粉丝引到微信的私域里面。
吴晓波老师也说,不做社群,未来将无商可谈。微信已经成为国民级的应用,作为企业,基于微信的4G流量运营,将来一定是企业必备的基础能力。在此情况下,私域流量该如何下手?运营太重,如何玩好?后面的内容将为大家解读这两个问题。
私域流量的战略布局
微信生态里面有企业微信,个人微信和微信服务号三大体系,作为我们是企业,我们究竟应该布局哪一块呢?
首先通过上图,了解一下三大体系的优劣点。根据微信三大体系特点,建议侧重点对点跟客人进行沟通的企业,可以重点运营企业微信;偏向营销类的企业,用微信的个人号。而最佳布局方案,是企业微信跟个人微信同时布局。如何布局4G流量这一块,不同类型的客户,布局策略会有差异。
布局一:针对线下门店销售、电话销售和客户销售的用户
其痛点在于销售人员的流失,可以直接造成客户流失。因此建议公司给销售人员提供工作手机,让员工用公司微信与客户沟通聊天。 一旦员工离开,手机留下,微信留下,新招的员工便可以无缝衔接,完全不用复杂的客户交接。而线下企业也要配置一个内容型公众号,给客户提供会员服务和信息。同时也要通过小程序来做粉丝转化。
以杰克琼斯为例,他们从2018年3月份开始,在他8000多家的门店挑出200多家的门店,让门店销售把粉丝加到个人微信里。然后通过点对点聊天、朋友圈或者群聊成交之后,小程序商城会给销售一定的佣金。以前客人到门店,90%以上流失了。因此杰克琼斯的做法是,让小程序跟门店销售做深度绑定,销售添加好友后,通过微信营销的成交,也会有佣金返还。通过这个方法,可以大概能够转化百分之二三十的客人,而加粉成本几乎为0。因此门店将会成为很多企业和品牌引流的一个重要渠道。
布局二:针对线上电商类的企业
这几年平台的流量红利已经没有了,在电商平台里面拉流量会越来越辛苦,所以作为这种类型的企业,就会想尽一切的办法,把淘宝、京东这种公域流量往自己的微信里面引。
这种类型的企业,整体布局建议跟线下差不多,公司提供一个工作手机、公司微信号或者企业微信,通过小程序转化。不同点在于,对于粉丝量比较大的电商企业,需要提供一个引流型公众号,粉丝量比较小的,个人号就可以。
比如,汤臣倍健就是用微信公众号,承载全渠道的粉丝,通过淘宝、京东、拼多多和线下,引导用户关注,然后在公众号里面引导有一定复购的粉丝,添加企业微信,针对一些比较更高复购的超级用户,用个人号进行承载。
我们发现,加了微信的客户复购率高达34%,没有加微信的只有16%。因为加微信之后,就有更好的触达渠道,可以跨过平台、中间商,直接触达用户,所以复购率会比没加微信的高出一倍左右。目前该品牌总体的加粉率大概50%,每年节省广告费高达2000多万。
布局三:针对线上线下全渠道的销售,且有较强分销能力的企业
其布局建议是在前两条的基础上,再加微信群,通过微信群内的老客户,裂变出更多新客户。
分享国货品牌完美日记,从0~1做私域流量的做法。
主要通过电商包裹卡进行吸粉。首先让粉丝加公众号,其次添加小完子的个人号,公司的百名客服,千名微信号,都用小完子的人设,然后小完子发链接给客户,点开链接,输入包裹卡口令,领取微信红包。这个过程通过一两块钱,把客人加到公众号和个人号,增加了两个触点,是非常划算的加粉行为。完美日记的线下门店,也会有二维码,门店销售人员会让消费者添加客服。而二维码使用了活码功能,将客户分配到不同门店的不同销售人员下面。但是由于完美日记的粉丝量太大,其精细化运营做的不是很好。但是因为产品本身的客单价不高,因此一定是通过批量营销才能赚钱。
有一些人可能会疑问,在淘宝开店,微信沉淀的粉丝,最后是通过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,还是小程序商城,或者微商城买单。给这种类型电商的建议是,在大促、上新、刷基础销量的情况下,建议把数据流量导到电商平台,除此之外的日常活动,建议直接在小程序商城,或者微商城完成下单。因为微信跳转小程序十分方便,并且不会有跳失的问题。
总结如何布局社交电商?以微信号和企业微信号矩阵为中心构建超SCRM矩阵,附带微信群、公众号、小程序来辅助转化。要想尽一切方法,把线下门店、淘宝、京东、拼多多等渠道的粉丝,导到超SCRM里做市域运营。